一种混合动力重型载货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作者: 刘海峰,杨鸿镔,尧命发,王浒,郑尊清 CNPIM 2019年12月27日

发明人:刘海峰,杨鸿镔,尧命发,王浒,郑尊清
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公开日:2019-12-27
公开号:CN209852074U
专利类别:实用新型
下载地址:见页末

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重型载货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的热管理系统将不同热需求的部件分别集成在不同冷却子系统中,可分为包括发动机水循环冷却装置和发动机油循环冷却装置的高温级冷却系统、包括动力电池和电机的低温级冷却系统和带有双驱动空调压缩机的空调冷却系统。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型载货汽车热管理系统提供了车辆暖机、行驶和后冷却的控制方法,能实现各工况下各部件散热量的按需分配,并且合理利用废热,改善热管理系统附件的能耗,从而提高整车的经济性。

1.一种混合动力重型载货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高温级冷却系统、低温级冷却系统和空调冷却系统;所述的高温级冷却系统包括发动机水循环冷却装置和发动机油循环冷却装置,所述的发动机水循环冷却装置分为包括第一电控三通球阀(4),所述的第一电控三通球阀(4)的两个入口分别通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A的第一冷却液管路、设置有温度传感器B的第二冷却液管路连接发动机缸盖(1)内的第一冷却循环管路出口以及发动机缸体(2)内的第二冷却循环管路出口,所述的第一电控三通球阀(4)的出口与发动机冷却液主流道(29)、由第一电磁阀(5)以及EGR冷却器(7)串联组成的EGR冷却回路以及由第二电磁阀(6)和暖风换热器(9)串联组成的暖风回路汇合后的入口相连;在靠近暖风换热器(9)处设置有鼓风机(8),第二电控三通球阀(11)的a入口与发动机冷却液主流道(29)、EGR冷却回路以及暖风回路汇合后的出口相连;所述第二电控三通球阀(11)的b出口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小循环支路依次连接第一PTC加热器(12)和高温级电控水泵(14)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发动机缸盖(1)内的第一冷却循环管路入口,另一路连接发动机缸体(2)内的第二冷却循环管路入口;所述第二电控三通球阀(11)的c出口通过发动机冷却液大循环支路依次连接高温级散热器(16)和高温级电控水泵(14)后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发动机缸盖(1)内的第一冷却循环管路入口,另一路连接发动机缸体(2)内的第二冷却循环管路入口,高温级散热风扇(15)靠近高温级散热器(16)设置;所述的发动机油循环冷却装置包括油路三通阀(13),所述的油路三通阀(13)的a入口与发动机缸体(2)的油路出口通过安装有温度传感器E的出油管线相连,所述的油路三通阀(13)的c出口通过油路大循环管路依次连接机油散热器(31)、油底壳(34)、机油泵(3)、机油滤清器(32)以及发动机缸体(2)的油路入口,所述的油路三通阀(13)的b出口通过油路小循环管路与机油散热器(31)和油底壳(34)之间的油路大循环管路连通,机油散热器(31)设置在高温级散热器(16)的外侧;所述低温级冷却系统包括第三电控三通球阀(22),所述的第三电控三通球阀(22)的c出口通过第一循环管路依次连接低温级电控水泵(21)、动力电池(20)内的水冷循环管路、温度传感器C、第三电磁阀(27)、电机(28)的水冷循环管路、温度传感器D、第二PTC加热器(26)、增压进气中冷器(23)、低温级散热器(25)和所述的第三电控三通球阀(22)的a入口,电控百叶窗(33)位于散热器外侧,低温级散热风扇(24)位于散热器内侧,低温级小循环支路的一端与位于进气中冷器和第二PTC加热器(26)之间的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并且另一端与第三电控三通球阀(22)的b入口连通,低温级冷却液主流道(30)进口与位于温度传感器C和第三电磁阀(27)之间的第一循环管路连通并且另一端与位于电机(28)和第二PTC加热器(26)之间的第一循环管路连通,所述的低温级电控水泵(21)与低温级散热风扇(24)的工作模式分为关闭、低速档和高速档;所述空调冷却系统包括通过第二循环管路依次相连的空调冷凝器(17)的出口、空调节流阀(19)、空调蒸发器(10)、双驱动空调压缩机(18)以及空调冷凝器(17)的入口,空调冷凝器(17)布置在高温级散热器(16)的外侧,所述的双驱动空调压缩机(18)外部输入轴上安装有带有电磁离合器的从动带轮总成,所述的从动带轮总成中的从动带轮与发动机的曲轴上的带轮通过皮带相连;内置驱动电机的转轴与双驱动空调压缩机(18)的转轴相连,所述的内置驱动电机的控制线与空调压缩机的控制器相连;内置驱动电机的电源线与动力电池(20)所在的高压电回路相连,通过动力电池(20)所在的高压电回路供电。
内容未完全展示,请下载附件查看


下载地址:限时免费下载(右键另存为)
如下载链接失效,请联系管理员。




点击加载全文

本文阅读量:

声明:本文由用户投稿,信息来源于天津大学,仅用于学习和技术交流,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CNPIM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技术支持:CNPIM.COM